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依人久久,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,四虎海外永久免费网址

銷售咨詢熱線:
18916582607
技術文章
首頁 > 技術中心 > 吸光度和濃度的關系

吸光度和濃度的關系

 更新時間:2022-06-01 點擊量:14075

光吸收遵循的是比爾-朗伯定律(Beer–Lambert law),吸光度=吸光系數*吸收介質的厚度*吸收介質的濃度  即A=abc,其中A為吸光度,a為吸光系數,b為厚度,c為樣品的濃度。影響吸光度的因數是b和c。a是與溶質有關的一個常量。


同時,因為儀器都有一個測量上限,很多時候溶液都需要進行稀釋。理論上如果都在測量范圍內,稀釋也沒有操作錯誤,根據不同稀釋倍數測試出來的原液結果應該都是一樣的。


當一束光通過一個吸光物質(通常為溶液)時,溶質吸收了光能,光的強度減弱。吸光度就是用來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個物理量。吸光度用A表示。A=abc,其中a為吸光系數,單位L/(g·cm),b為光在樣本中經過的距離(通常為比色皿的厚度),單位cm,c為溶液濃度,單位g/L。A=Ecl。


濃度使吸光度變化的原理:

符號A,表示物質對光的吸收程度。lg(I0/I1)式中I0是通過均勻的液體介質的一束平行光的入射光的強度;It是透射光強度;T是透射比。A值越大,表示物質對光的吸收越大。

根據比爾定律,吸光度與吸光物質的量濃度c成正比,以A對c作圖,可得到光度分析的校準曲線。在多組分體系中,如果各組分的吸光質點彼此不發生作用,那么吸光度便等于各組分吸光度之和,這一規律稱吸光度的加和性。